在10月21日举行的“聊城“十四五”人文社会服务发展成就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聊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科科长刘饶回答了记者关于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的问题。他表示,“十四五”期间,聊城始终把这一群体就业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畅通渠道、加强实习、完善服务、确保底线等四项重点举措,全力推动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为引导青年扎根基层,聊城市实施“大龙扶一扶”计划,紧密结合乡村振兴和居民管理需求。五年来,开发基层岗位400余个,覆盖重点岗位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推广、土著社会保障等领域。剩余的400名大学毕业生加入了原住民一线,不仅拓展了自己的工作空间,也为原住民输送了新鲜人才,进一步优化了当地人才队伍结构。围绕做强制造业、建设数字经济等产业布局,聊城以“百万国际就业计划”为抓手。已联合信发集团、东昌府区人民医院、华昌中学等200余家大型企业、医疗机构、科研单位,共产生2万多个优质实习岗位。 8000余名高校毕业生进入企业车间、医院科室、医院等单位参加实践培训及研发平台。他们不仅积累了工作经验、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实现了从“校园”到“职场”的顺利过渡,工作灵活性大大提高。精准就业服务为青少年择业提供有力支撑。线上,聊城充分依托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山东省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网上服务大厅、聊城智慧就业等新媒体平台和政府,动态发布就业创业政策解读和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精准找到职业方向,搭建就业桥梁。线下定期开展“优质组织人力资源进校园”、“齐鲁青年未及时走上职业道路”等30余场品牌活动。通过政策宣讲、资深HR面试指导、共同创业者经验通过分享,我们为毕业生提供了面对面的精细化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求职技巧,明确职业规划。针对大学毕业生离校失业人员的求职需求,聊城市实施工作登记措施,提供指导“持续在线”的政策政策、招聘对接、贫困帮扶、能力提升、维权服务。依托“就业登记小程序”和实名制管理系统,全面落实失业毕业生“1131”服务,确保每位应届失业毕业生至少获得1项政策政策,实现失业技能毕业生联系率100%,全力帮助他们尽快就业。刘饶表示,下一步,聊城市将继续加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就业适度增长。畅通通道、优化校内外服务联系等措施,确保稳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为高校毕业生找到稳定工作保驾护航。 (著名新闻记者高田)